潮州市2016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9分)
1.C(范围扩大,第五段“亲社会行为可能是由利他主义引起的”,“但是亲社会行为不一定
都由利他主义引起”。)
2.A(因果不当,由原文第二段“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亲社会行为”之所
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热点即始于这一惨剧”可知。)
3.B(综合第四、五段,亲社会行为并非“时常”发生在危急时刻。)
二、(36分)
(一)(19分)
4.C
5. C(“吊伐”是“吊民伐罪”的省略,在古代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慰问受苦的人民,讨
伐有罪的统治者。)
6.C(错在“奉承太祖”,“他擅长政治投机”也不对,应该是他富有政治远见。)
7.(10分,每小题5分)
⑴ 陈友定带兵进攻饶州,陶安接见饶州官员和百姓,把太祖的(官民)可以顺从叛军的命令告诉他们,但剩余的人都要围住城池牢牢守卫。
(关键词句:“谕”意为“告诉、传达”,“顺逆”意为“顺从叛军”,“婴”意为“绕、围住”,“谕以顺逆”倒装句式,各1分;句意1分。)
⑵ 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过失,皇帝盘问说:“陶安怎么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关键词句:“隐过”意为“私下的过失、不为人知的过失”,“诘”意为“反问、盘问”,“宁”意为“怎么、难道”,“何从”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幼年时就很聪敏,广泛阅读经史,在《易经》方面特别有造诣,避乱而隐居在家。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老儒李习率领城中的百姓出城迎接。太祖接见他,并跟他谈论。陶安进言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们纷纷起来争夺,然而那些人的用意在于掠夺子女玉帛,没有治理乱世、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怀。您这次渡江作战,军威神武而又不害百姓,使人们心悦诚服。上应天意,下顺民心,执行抚慰人民、讨伐罪人的神圣使命,天下不难平定。”太祖问:“我想攻取金陵,怎么样?”陶安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如果取为己有,占据优越便利的地势来面对四方,那么向哪里进攻而不能取胜呢?”太祖说:“好!”就留下他参与幕府,授职左司员外郎。
陶安跟太祖攻克集庆后,又提升为郎中。等到聘请的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到了之后,太祖问陶安:“这四个人怎么样?”陶安回答说:“我在谋略方面不如刘基,在学问方面不如宋濂,在治理百姓的才干方面不如章溢、叶琛。”太祖赞许他能谦让。黄州刚被攻下的时候,太祖想要派一个重要的大臣去镇守那里,朝中没有胜过陶安的,于是就任命他做黄州的知州。陶安宽缓租赋,减少徭役,百姓因而安居乐业。后因事被贬桐城知府,后改配饶州知府。陈友定带兵进攻饶州,陶安接见饶州官员和百姓,传达太祖的关于官民可以顺从叛军的命令,但剩余的人都要围住城池牢牢守卫。援军到达后,陈友定的军队失败逃走。各位将领想全部杀掉投降叛军的民众,陶安不同意。太祖赐诗赞扬他,饶州百姓建造生祠奉祀他。
洪武元年,刚刚设置翰林院,太祖任命陶安掌管起草诏命,兼修撰国史。皇帝曾经驾临大臣们议事的东阁,与陶安及章溢等谈论前代兴亡的原委。陶安说,丧乱的根源,由于骄纵奢侈。皇帝说:“处在高位的人容易骄纵,处在安逸享乐的环境的人容易奢侈。骄纵,好的话就听不进去,有了过失也听不到;奢侈,正确的思想道德就不能树立,行为也会无所顾忌。这样下去,没有不灭亡的。你说的很恰当。”君臣又谈论到立国的学说、道统。陶安说:“正道不明,是因为有邪说为害。”皇帝说:“邪说妨害正道,犹如美味使人吃了愉快。邪说不除去,正道就不能兴起,天下还怎么治理?”陶安叩头说:“陛下所说的,可以说是深深地探求到了治国的根本了。”陶安侍奉皇帝十余年,与其他读书人相比资格最老,皇帝制作了门联送给他,说:“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非常荣耀的。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一些过失,皇帝盘问说:“陶安怎么能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那个御史回答说:“我也是道听途说。”皇帝大怒,立刻罢免了他。
(二)(11分)
8.①以景起兴,引起下文的抒情议论,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索,为下阙抒发“不如归
去”之意做铺垫。(3分)
②对比反衬。幽静的夜晚,如银的月色,满杯的美酒,以眼前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与下文人生中为名利劳神费力做对比,反衬追名逐利的无聊。(2分)(对比、衬托任答一种,并加以分析即可)
(意思答对即可。)
9.示例一:诗句的意思是:我虽然身负旷世才华,但无人赏识理解。(2分)从这两句诗来
看,词人并非真的想要归隐。(1分)上阕的饮酒赏月,淡看名利,不过是自我
解脱而已;下阙的“归去”“作闲人”不过是他怀才不遇、无法施展抱负后的
牢骚之语。(3分)
示例二:诗句的意思是:我虽然身负旷世才华,但无人赏识理解。(2分)从这两句诗来看,词人真的想要归隐。(1分)上阕写放着良辰美景不去享受,却要劳神费力,追名逐利,太不值了;人生苦短,稍纵即逝,不及时行乐就来不及了;下阙写怀才却不遇,才华又有何用?还不如归隐以保全天真,顺应性情。(3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6分)
10.(6分)
⑴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⑵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⑶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三、(25分)
11.(25分)
⑴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D项“突显事件复杂艰险”错误,这些人物的安排是为了小说主旨服务的,凸显出人性之美。A项“没有硝烟战火和苦痛”表述绝对化了。E项“普遍存在着反战情绪”错误,这句话表现的是普通百姓在战火中的惺惺相惜。)
⑵(6分)①善良:由她救助受伤的士兵可以看出她的善良。②聪明:由她想出弄到药品的办法可以看出她的聪明;③勇敢:由她发现受伤的敌方士兵还敢于救助,而且冒险去帮他弄到药品可以看出她的勇敢。④胸襟开阔:由她不因受伤者是敌军而置之不理,还热心救助,可以看出她的胸襟开阔。(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意思答对即可。)
⑶(6分)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未完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
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戏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让人有种美好憧憬。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每点2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
⑷(8分)示例:这句开场白表现出的小说主旨是:对人性美的讴歌,对爱的珍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罪恶的控诉。①在人物塑造上,主人公贝蒂的兄弟在战争中一死一被俘,丈夫被俘,面对受伤的敌人她给予的是帮助而非仇恨。②在情节安排上,文章没有将镜头过多集中在战火和战争带来的苦痛上,而是彰显出不同立场下人们之间的关爱。③在社会环境的描写上,帮助比德尔的人有郎纳、贝蒂、奥斯本和萨姆;而帮助贝蒂的有两位将军和比德尔,突显战争中美好人性的力量,强调对和平幸福生活的期盼是所有人们的愿望。(主旨2分,分析每点2分,共8分。意思答对即可。)
四、(25分)
12.(25分)
⑴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A项,因果关系文中无据;E项,“始终”不对,应是“改革开放后”。D项家境贫寒原文无据,其他内容正确给1分。)
⑵(6分)①将中国画运用空白和墨线来区分物体的方法融入摄影,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去粗取精、删繁就简、虚实相间、藏露结合的精华。②将传统绘画艺术如书法、篆刻、诗词等融入摄影,高扬起“中国气派”的旗帜。③在兼具各种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照片上,补充中国传统绘画,有了“影画合璧”的发明与独创。(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⑶(6分)①突出陈复礼虽年近八十仍创新精神不减,其作品具有高境界、大气派和全方位体现生活的特点;②体现了陈复礼作为艺术大师的人格、学识和艺术素养的魅力;③开头引用摄影界的集体评价,客观真实突出其地位与影响。(每点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⑷(8分)①具有天然的艺术禀赋,醉心丹青,诵读古籍,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民间艺术的影响;②受到了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作品的启发,感受到摄影也可以如此富有画意,便开始对摄影着迷;③热爱国家和人民,作品艺术地再现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④人生阅历丰富,视野开阔,因而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创作素材;⑤具有艺术创新的自觉精神,终生矢志不移追求艺术的新境界、高格调。(每点2分,答出4点得8分。意思答对即可。)
五、(20分)
13.(3分)【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