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
答案示例: 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2分)。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2分)。(共4分)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解
答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1分),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1分)。“涌”字化静为动(1分),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1分)。(共4分)
14.(共6分)【答案】(1)安能行叹复坐愁
(2)长使英雄泪满襟
(3)出师一表真名世
(4)吴楚东南坼
(5)画船听雨眠
(6)芙蓉泣露香兰笑
(7)潦水尽而寒潭清
(8)游人只合江南老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6分)【答案】示例:绵延着昆仑,流淌着黄河。唐宋诗词,金元曲剧,朴素大方,清新冷峻。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6分)【答案】示例:其一,是对“国货当自强”的无声激励。彭丽嫒选择民族品牌作为“第一手机”,在世界窗口的巧妙展示,除了其显而易见的打牌之效,更是一种满含期待的可贵鞭策,把“国货精品”变成“世界名牌”,就要不断创新、敢于竞争,努力成为各个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头羊”。
其二,是对不盲目“崇洋消费”的表率。生活消费中的过于唯“洋货”是瞻,不单是一种陈旧落伍的消费观念,事实上也折射了某些国人看待民族品牌的“叶公好龙”心态。在国货 “洋货”不相上下或平分秋色的境况下,愿用与乐用国货,才能助力民族品牌的更好更快发展。
其三,是对公家单位和公职人员消费取向的无声引导。爱用国货和支持民族品牌,最需要的就是公款消费的率先垂范。作为名人要人及公职人员,把自己和身边之人的消费理念引向此,也是用以服众的很好的方法。
【解析】试题分析:“准确”是考查提炼和概括能力。“语言准确”体现在对语段主要内容的把握概括上。明确答题要求与范围,准确提炼主要信息。解答这类问题,需要学生能够把握关键语句,扣住语段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从而对语段含义作出准确的概括。该题是阅读新闻,写出 “第一夫人”的手机系国货给你的启迪。如满含期待把“国货精品”变成“世界名牌”;“助力民族品牌更好更快的发展,不盲目崇洋的消费理念”“爱用国货和支持民族品牌”等,总之起到了表率和引导作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AE(6分)试题分析:A.望文生义,“慢慢老去”在本文中是指故乡青年男女进城务工又不愿回乡生活,导致故乡逐渐衰败,缺乏生机。E.主客颠倒,表达了对乡村现状的思考和隐忧。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①此段实写作者家乡现在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1分)山河田野炊烟依旧,可物是人非,原有的美好只有留存在记忆里了,流露出作者的惋惜怅惘之情。(1分)②承上启下,为下文写记忆中的故乡作铺垫。(2分)(共4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要结合上下文分析概括。其内容作用是抒发情感;结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①巷子残破、衰败。②村里少见青壮年。③农村小学荒废。④村旁工厂没人气。⑤田野沉寂萧条。⑥乡间经济交通落后。(答对一点给1分)(共6分)
试题分析: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答案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运用“同义互解”和“虚实互解”等方法变通一下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示例一:农村青年在城市生活是社会进步的体现。(2分)一方面,他们融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或技术,做出了较大贡献;(2分)另一方面,他们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2分)
示例二:农村青年在城市生活会导致乡村的衰落。(2分)一方面,他们的流失,直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缺乏,田地荒芜,经济萧条;(2分)另一方面,无暇兼顾老人和小孩,使亲人失去天伦之乐,也直接导致农村文化的衰落。(2分)(共6分)
试题分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分析作答。只要能自圆其说,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体悟,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21.(60分)写作思路点拨:
材料中车轮与方向盘的对话是写作前审题的关键。从对话中可以看出,车轮对方向盘的控制持不满态度,它追求的是毫无约束的自由。而方向盘对车轮来说,意义重大,因为正是有方向盘的控制,车轮才能按照正确的行车路线行驶,才不会出事,才不致于走上邪路。所以方向盘与车轮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有方向盘没有车轮,方向盘发挥不了作用,有车轮没有方向盘,车轮必定丧失前进的方向,走上邪路。而且对话采取的拟人化的手法,使没有生命的车轮和方向盘具有人格化的色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像车轮那样追求自由的学生、年轻人和其他的一些人,也有许多为学生成长、年轻人成材把握方向的老师、父母和领导及一切可以起领导和约束作用的方向盘式的人。在提炼中心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思考。从车轮的角度思考:没有约束的自由可以寻找得到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自由的含义是什么?生活中如果人人追求没有纪律约束的自由,整个社会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没有约束的自由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你对自由的看法和态度。从方向盘的角度思考:方向盘应该起的作用,方向盘对车轮的重要性,由方向盘联想到纪律的重要性,想到约束是生活中起规范作用和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保证,由方向盘怎样处理好与车轮的关系联想到父母这样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教师怎样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领导如何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从方向盘与车轮的关系联想到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自由与约束缺一不可,把握准确的方向和成功的关系等等。这样来深入思考,确立中心的面就会很宽,便于发挥写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