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选A给3分,选D给2分,选C给1分,选B和E不给分。
(B项错在对原因的分析不正确。何水清并非感到惭愧,而是在想,正当要查伍思源的时候,伍思源送了他父亲一个“铜”烟杆,他担心父亲会替伍思源说情,内心产生了忧虑。E项错在最后一句,给他辣椒,是希望他心明眼亮,头脑清醒。父亲的话“冬天里佐上菜,吃吃人热乎,脑子跟着灵醒呢”即是证明。C项分析有道理,但不全面。)
11(2)“铜”烟杆的作用有二:①作为线索,串起了情节(推动情节发展)。小说的对话、人物的行为等基本都是围绕“铜”烟杆进行的。(2分)②表现人物性格,它暗示了伍思源的贪婪,写出了“爹”的深明大义,表现了何水清的不徇私情。(4分)
(意思对即可,共6分。)
11(3)①重情义,讲交情。伍思源替何水清照顾其爹娘,给他家帮忙。
②贪婪不法。他在负责建设城市中心花园的过程中大发横财。
③狡诈有心计。他不直接贿赂何水清,而是送“铜烟杆”给何水清的父亲,欲以孝道、旧情等打动何水清。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11(4)会审查伍思源。理由如下:
①何水清是一个正直有责任感的人,他不愿意心中留下“污印”。
②伍思源的问题已被举报,“爹”已经用“那包着裹着的,谁包准就没人晓得”的话提醒他纸里包不住火。
③何水清得到了“爹”的支持,他“爹”最终没有要那支“铜”烟杆。
④小说结尾处写他“一股暖意涌上心头。他轻轻跨上摩托车”,说明他已经放下了心理负担,下定了审查伍思源的决心。
(每点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
12(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
(A项“阜南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一名新闻工作者”错,原文是“阜南师专学校毕业后做过语文老师”;“经常”也不准确,他说自己是门外汉,是刚当进入新闻行业时。B项“一个常年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到了五六十才会出现这种情况”错,原文是“可能出现这种情况”。E项“无所畏惧”不准确。)
12(2)①工作量大: 每年发稿量近600条,在中央电视台和安徽电视台发稿200多条;
②劳动强度高: 除夕夜,高思杰顶着雪连续采访9个单位的值班人员;非典一线坚持40多天;淮河抗洪一线坚持17个日日夜夜。
③不顾伤病: 右腿血管突然爆裂,简单包扎后第二天如期出现在采访现场;做完手术,只休息了28天,便又投入工作。
④甘冒危险:为了高质量完成工作,不惜冒险撤掉防护服。
(每点2分,答任意三条得6分。意思对即可。)
12(3)①热爱工作/热爱新闻事业,对工作的狂热,拼命,不怕伤痛,不顾危险;
②关爱百姓,心系百姓,把群众的情,群众的难时刻记挂在心底;
③捐献病逝女儿的器官,挽救他人的生命。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2(4)①选材典型:用代表性的事迹和语言,精确的数字表现人物事迹。
②正面侧面相结合:以高思杰本人的言行事迹为主,又用同行、同事、张越的评价从侧面来表现。
③记叙议论相结合:在具体的记叙过程中,穿插了精当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人物的思想品质。
④打乱时间顺序,以思想感情来组织材料:文章写了“工作上不怕苦不怕累”,“扎根基层”“心系百姓”三个方面。
(每点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
第Ⅱ卷
13.C(A项望文生义,下车伊始:旧时只官吏初到任所,现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B项用错对象,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D项褒贬不当,清规戒律: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制度,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鞭辟入里:鞭打触及到了衣服的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形容“评论”正确。)
14.C(A项语序不当,“第一座”不应在“奥运会”之前,应移至“获得”之前。B项成分赘余,去掉“自己的”或“私人”。D项两面对一面。)
15.B